中文English
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>   机构  >   离退休干部局  >  工作动态

入秋后,抓住早、中、晚三个黄金时间段,3招就能养好身体!

日期:2020-09-04 作者:道医、CCTV中华医药 来源:离退休干部局 【字号: 打印本页

  秋天到了,容易秋乏。 

  平日里一些小动作,有助于我们养生保健、振奋精神。 

  每天早上搓一搓手,提神醒脑;中午晒一晒背,补充阳气;睡前泡一泡脚,舒缓身体。 

  秋季养生,说来并不难,就这三招,便能帮助我们有个好身体。 

  

  01 早搓手 

  

  《黄帝内经》指出:“百病源于经络堵。”人体经络在四肢末梢处交汇,经络不通,则人体不畅。 

  人体十二正经,有六条从手部穿过。而这六条经络,又都与心肺贯通。 

  常言说“十指连心”,从中医理论讲是有其依据的。正是因为经络之间存在这种关联性,局部的按摩才有意义。 

  早晨起床后,人体各器官经过一晚上的休息,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。 

  可采取搓手的方式,通过刺激手部经络穴位,让沉睡一夜的身体重新振奋起来。 

  早起搓搓手,不仅有利于心肺健康,还能有效预防中风。 

  

  1、搓手掌:手掌内侧有肺经,另一边是心经,中间是心包经。早起先搓手掌,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复苏。 

  2、搓合谷:合谷穴位于虎口下方,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 

  《医经》里记载:“面口合谷收”,但凡头面部出现问题,合谷穴都能管。 

  早起气色不好,搓一搓合谷穴,面色立马红润起来。 

  3、搓手背:手背有条重要的经络,叫做三焦经。 

  三焦经对应着我们的内分泌系统,每天搓搓手背,对调理内分泌很有效。 

  

  02 午晒背 

  

  《黄帝内经》认为:“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。”阳气环绕周身,可以保护人体不受外邪侵害。 

  从中医上讲,人腹为阴,背为阳。这是因为人体经脉当中,阳经多行于背部,阴经多行于胸腹。 

  而中午,则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。中午晒背,更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。 

  从西医的角度讲,晒太阳还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,帮助钙的吸收。 

  对于小孩来说,晒太阳有利于生长发育;对于老人来说,晒太阳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,远胜过吃钙片。 

  

  1、晒背要避开风口位置,晒后不要立即减衣,以免着凉。 

  2、在晒背的同时,不妨摘下帽子,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,这样补充阳气的效果更好。 

  

  03 晚泡脚 

  

  俗话说得好:“养树需护根,养人需护脚。”秋季泡脚养生,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。 

  《黄帝内经》就有记载:“入秋后,寒气升,泡脚驱寒,消百病。” 

  清朝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,也坚持“晨起三百步,晚间一盆汤”。这里的“一盆汤”,指的就是热水泡脚。 

  古人的长寿之道,都藏在这盆“汤”里。 

  经常手脚冰凉、痛经的人,坚持泡脚,可以驱寒祛湿、改善气血、缓解痛经。 

  家里有老人风湿骨痛、关节痛的,每天泡个脚,可以缓解关节炎、老寒腿、神经发麻的状况。 

  平时气虚、体寒的人,泡脚能预防感冒,缓解感冒症状。 

  

  1、泡脚世间不宜过长,控制在15-20分钟左右,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。

  

  2、糖尿病患者、足部有伤口者,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泡脚。

  

   温经祛寒泡脚方

  

  药材:艾叶30克,花椒30克,桂枝30克,生姜30克。 

     功效:温经祛寒,活血通络。适合畏寒喜暖、手足冰凉之人。

  

    失眠泡脚方

    药材:玫瑰花10克,酸枣仁30克,石菖蒲30克,远志30克。

   功效:除烦解郁,养血安神。适合肝郁血虚、难寐易醒之人。 

  

  来源:道医、CCTV中华医药